为破解教师在 “溪塘” 微项目活动中面临的资源选择难、利用不充分等问题,深化教师对生态教育理念的理解,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2025年9月30日太仓市沙溪镇白云幼教中心直塘幼儿园开展了以“启航・生态理论内化与资源地图再解读”为主题的园本研修活动,全体教师共同参与,为新学期 “生态视角下‘溪塘’微项目活动的资源联动研究” 拉开序幕。
活动前期,教师研读了《小小探索家》中 “项目课程的定义与特征” 章节资料及 “幼儿园生态教育” 文章;同时引导各班教师重温《直塘幼儿园资源地图》,并尝试用思维导图梳理本班感兴趣的资源点及相关资源,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活动伊始,在主持人王老师的带领下,教师们进入 “理论学习与辨析” 环节,围绕 “什么是生态视角?”“幼儿园的项目活动可以怎么生态式开发?” 两个核心话题,教师们结合提前阅读的资料,各抒己见。大家纷纷表示,生态视角的核心在于整体性、关联性与动态平衡,而在幼儿园项目活动中,应将幼儿、资源、环境等要素视为相互关联的整体,让幼儿在真实互动中探索。随后开展的 “一棵柿子树” 联想游戏,更是让抽象的理论变得直观。从柿子树本身,到树上的柿子、叶子,再到树下的昆虫、土壤,乃至与柿子树相关的节气活动、美食制作,教师们的思维链条不断延伸,深刻感受到了生态系统的联动性,为后续资源解读埋下伏笔。
紧接着,活动进入 “分组研讨与重构” 环节。教师们分为两组,围绕 “秋季溪塘资源的变化与联系” 展开热烈讨论。分别绘制出 “秋季溪塘资源生态关系图”。每组派代表不仅展示了资源间复杂的联系,还阐述了这些资源联动背后的教育价值,培养幼儿的生态认知。
活动最后,王老师对下阶段工作进行部署:教研组将整理各组的 “资源生态关系图”,形成园本化的《生态视角下的溪塘资源解读(初稿)》;各班教师则需基于此次对资源的新解读,与幼儿共同讨论,生成1至2个 “我们最想探究的关于溪塘的问题”,作为微项目的起点。
此次园本研修活动,不仅让教师们深化了对生态视角的理解,更让大家学会从新的角度解读资源,为后续 “溪塘” 微项目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相信在生态教育理念的指引下,直塘幼儿园的 “溪塘” 微项目活动将绽放出更多精彩,助力幼儿在探索中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