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开展以来,老师们在丰富的活动中不断发展着,老师们的发展也在不断提高园所的教育质量。 9月,我们课题组开展了研修活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个案研究”。活动中,教师们以圈谈的形式回看了“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农村幼儿园教师要具备哪些专业素养?”,然后结合三位老师比较全面的成长档案,以及对这三位教师搭班教师、保育员等的访谈资料,横向呈现出她们的发展方向,纵向呈现出她们的成长速度和过程。通过三位老师的成长档案,可以看到不同层面的教师有着不同方向的优势和短板,针对教师的这些优势、短板讨论出不同的发展措施,最后课题组梳理了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农村幼儿教师在课程设计与实践、理论更新、信息技术提升等专业能力发展的相关策略。 10月在中心的牵线中邀请了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课程与教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杨四耕教授莅临指导。活动中园长杨建萍老师以《基于童心,向阳而生》为题介绍了归庄幼儿园的园所文化。归庄幼儿园以“回归本真,自然和谐”为办园理念,以“让每一朵‘小葵花’都向阳而生”为办园宗旨,实施“向日葵”课程。从归庄幼儿园园标的来历、外形特点、释义等方面简述“向日葵”课程,包含了向善、向美、向阳、向真、向学等课程。杨四耕教授首先做了关于《校园文化与课程建设》的精彩分享,并推荐大家学习《学校课程评价的18种创意》等文章来进一步提升对课程建设的相关认识。随后,杨教授针对园长的分享进行点评,提出了宝贵建议。杨教授建议:归庄幼儿园可从“归庄”之名由来提取“回归田园,回归自然,归隐生活”之意。可为儿童打造“回归本性的庄园”,凸显“本真”教育哲学,其蕴含着教育就是本性的回归,学校是让生命和自然融合的地方,每一个孩子都是率真的人等含义。 课题组成员参加了这次专家指导活动,并在指导过后开展了研修活动“专家引领下基于园所文化的幼儿园课程变革与优化”。活动中教师们分享了对专家指导的感受、启发和修改想法,并分小组确定了各年级的课程设置内容和课程目标,优化和修改幼儿园课程方案,打通园所文化与幼儿园课程之间的通道。并协助园长把建议修改稿不断细化优化,形成新的课程方案。 11月课题组正好结合中小学教育特色建设的申报,开展了“归庄幼儿园教育特色建设的梳理与规划”研修活动。活动中教师们学习了文章《特色幼儿园的建设重在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了解了幼儿园特色的内涵、幼儿园特色的结构要素、幼儿园特色建设的条件以及如何办出幼儿园的特色,发表了各自的学习心得。同时也针对归庄幼儿园“三园一廊项目”的活动开展情况、成果和创新举措进行梳理,并结合园所理念规划了下阶段特色建设方向。活动结束后课题组成员协助园部完成申报,并将下阶段的教育特色建设规划融合在教育教学中进行实施。 通过本学期的规划和组织,三个工作室“小青葵工作室”“小葵花工作室”和“向阳花工作室”开展了丰富的活动,也有了一些成果。12月,课题组开展了研修活动“三个工作室的活动梳理与经验分享”。活动中成员们梳理本学期各工作室的活动,工作室组长进行了简单的汇报,如读书活动、环创活动、基本功展示、听评课等,工作室成员也发表了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最后大家为接下来的工作室联动做简要规划。成员们都表示工作室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平台,充分利用三个工作室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发挥三层教师的优势进行互补,在互动中形成螺旋式向上发展的状态。 为扎实有效推进课题研究,总结已有研究成果,梳理下阶段研究重点,主持人和课题组成员经过多次审议,为中期汇报做好充分的准备,相信课题组成员在后续研究中,能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专业水平,从而真正发挥研究在教育教学中的价值。 临近期末,课题主持人撰写了总结,各自对本学期开展的工作做了一个梳理,做好了过程性资料的收集、上传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