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沙溪镇白云幼教中心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校务公开  党工团之窗  教育科研  安全保健  各园简介 
教育科研
 计划总结 
 规章制度 
 课题管理 
 科研信息 
 校本培训 
通知公告 更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已结题: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培养的实践研究(归庄幼儿园)>>研讨活动>>正文
2月归幼课题研修记录:深度研读六个支架,支持教师课程游戏化再出发
2023-02-28 15:59  

归庄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表

主题

2月归幼课题研修活动:深度研读六个支架,支持教师课程游戏化再出发

日期

2023.2.28

地点

 归庄幼儿园研修室

主持人(主讲人)

奚春兰

参与者

杨建萍、张怡、张祎佳、项晓秋、徐斐、吴红芳、阮英、石嫣琦、朱婧杰

活动过程记录

一、导入

奚: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目标是“引领幼儿园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课程观,推进幼儿园课程实施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课程游戏化已经不是新要求,而是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引领下对课程的重新升华。目前江苏省课程游戏化从第一支架步入第二支架,课程游戏化项目已从“无”到“有”,从“广”到“深”。为加强教师对课程游戏化内容的理论学习,审视幼儿园在课程游戏化行径道路上的不足,特开展此次课题活动,旨在展示交流,促进教师理解和把握课程游戏化六个支架,由理论联系实践,让教师由内而外获得专业成长。

二、回顾反思,深度研讨

奚: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课程游戏化是什么?在实践中你有没有新的理解?

陈:课程游戏化是让幼儿在玩中学,体现“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游戏精神。

戴:课程游戏化是课程与游戏相结合,在实施活动时,贯彻自主的、创造的、愉悦的游戏的理念。

徐:课程游戏化是活教育的一种延伸,和六大解放也是有关联的。如通过游戏来解放儿童的头脑,让孩子在游戏中收获经验的升级。

奚:首先,我们对第一个支架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碰撞。

⑴第一个支架是什么?

陈:发现儿童、认识儿童,形成正确的儿童观。

奚:回顾我们走过的课程改革之路,结合课程游戏化第一步支架的落实,采取了怎样的行动?举例谈谈儿童观的改变。

陈:我们结合支架对观察记录进行改革,让我们用随机的方法观察幼儿,让我们作为忠实的记录者进行随时随地、白描式的观察,不断提高观察能力。

朱:观察转变为长期的、连续性地观察,观察次数也有所增加。这让我们更好地关注儿童游戏和儿童在游戏中经验的活动。

奚:这让我们从片面的观察转变为完整的观察,发散到孩子全方位的能力进步。

奚:结合第一步支架,有什么想做但有困难、有困惑的?是否将理念转化为行为?

苏:在支架5中我们会请幼儿收集自然资源,但收集后没有好的收纳方式和二次利用的方法。

朱:课程游戏化中提出教师干预需要减少,那么幼儿的常规和自由之间如何达到平衡?

陈:支架3中提出幼儿可以跨区域游戏,那么幼儿对一个区域的深度挖掘不足,游戏浮于表面。怎样能支持孩子的深度学习呢?

奚:接下来分组交流,深度研讨其他支架,按照提前分好的小组进行交流,重点将六个支架的内容与实际教学相结合,了解具体实施方法以及在教学中需要加强和改进之处。

奚:接下来每组请一个代表分享。

陈:我结合六个支架里面的支架二进行分享,我们结合《指南》中的目标,带着问题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去发现幼儿行为,也就是发现当下幼儿正在发生的学习,例如大班幼儿餐具的使用方面,幼儿升入大班之后,部分幼儿已经会使用筷子吃饭,幼儿很感兴趣,幼儿从一开始的不会使用到慢慢熟练,最后能完全掌握如何使用筷子,幼儿在尝试使用的过程中,出现的典型性行为,教师在观察幼儿的基础上,收集案例,能更好地理解和内化《指南》,让《指南》渗透到教师的思想和行为之中。

朱:游戏是幼儿阶段特有的行为方式。合理灵活地规划活动室空间,恰当地布置桌椅,以方便幼儿游戏活动为基本原则,允许儿童去游戏。支架三,是让老师们充分地去体会和认识到幼儿园课程和小学课程不同的特点,环境和空间在幼儿学习发展当中的作用和条件。活动室桌椅排排坐的摆放到区域设置的变化,减少孩子每天活动搬桌椅的次数,就意味着儿童的等待时间、无效时间的减少。固定游戏区域的设置,方便幼儿游戏,孩子自主意识的增强,孩子拥有活动室控制权。

戴:相信幼儿,注意一日生活各环节中隐藏的教育价值。从自主进餐开始,看到幼儿在各方面的能力,避免教师过多干预。在一日生活的各环节中:教师与幼儿讨论制定日常的常规、区域活动的规则,幼儿可以通过简单的涂鸦标记来表现,比如饭前便后要洗手、积木归纳回原位、不剩菜不剩饭等,并由教师贴在各区域入口和如厕的门口。同时,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对于同一件事的做法是不一样,教师要提供相应的环境去支持。在进餐活动,小中班幼儿使用勺子来进餐,大班下学期的幼儿可以选择使用筷子来进餐,为幼小衔接做好基础准备。

苏:支架五中提出,用幼儿的视角去看周围的环境,教师更多地从关注教材转向关注幼儿的经验,研究幼儿的经验,研究幼儿的兴趣,研究幼儿的需要,为走向经验的幼儿生成的活动,做好准备。资源并不是找到即可,要发现这些资源对幼儿的帮助,从五个领域的学习与发展出发分析资源的价值,预设幼儿的发展。

石:支架六中提出我们应该尝试弹性一日活动的时间安排,鼓励教师们灵活调配活动时间。这体现了自由自主的课程游戏化精神,但结合教师的困惑,如教师的引导在这样自主地安排中如何体现,我们也提出了自己的做法:弹性作息倡导幼儿自主的同时不能缺少教师的引导,如可以使用音乐律动、手指游戏、讲小故事、个别提醒等隐性支持;此外,也要加强对幼儿常规习惯的教育,使得幼儿能够全方面发展。

 

三、找准定位,明晰方向

奚:我们还要提升哪些方面的能力来支持课程游戏化进一步实施?

戴:观察能力。

朱:班级管理能力。

石:资源利用能力和一日活动组织安排能力。

苏:教科研的能力。

奚:还可以提高集体活动生成能力,这一能力对教师要求较高。

徐:家长工作、家园互动的能力也要提升。

奚:怎么做提升这些能力?

陈:自主阅读观察的书籍,看一些资源库中的视频。

朱: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与家长沟通的能力。平时我们要多跟家长沟通,也可以听一下家园合作的讲座。

奚:六个支架从幼儿一日作息时间表、教室规划布局、区域设置和材料及幼儿的生活活动、游戏活动都为我们提出了参照,相信今天的学习为我们的实践打足了基础。同时我们要积极反思,调整

 

注:所达成共识请用红色加粗标注或单独罗列在记录最后。

 

记录人:石嫣琦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太仓市沙溪镇白云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