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5日,直塘幼儿园举行了苏州市立项课题“儿哲对话模式在幼儿游戏分享中的应用研究”的中期汇报活动,全体教师参与了此次在多功能室进行的研讨,该课题旨在让幼儿能够依据自身生活经验,分享交友经历与方法,掌握正确的社会交往技能。
中期汇报中,徐陈老师围绕儿童哲学、“关心+”师幼互动行为、儿童哲学视域下“关心+”师幼互动行为研究三个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介绍了课题研究过程,包括研究网络、工作坊和专项研讨等。利用绘本关注幼儿生活,发展优化师幼互动,还通过专项研讨进一步梳理师幼互动核心要点。王溢亿老师进行了游戏分享的现状与价值研究的理论文献学习,强调老师要分析引导,收集幼儿感兴趣话题,肯定其价值并运用所学知识。朱嘉琦老师解读了观察量表,其分为游戏分享话题的甄选适宜、易于启发以及对话的开放性和层次性、有效性等方面。杨敏怡老师进行了执教教师说课,她提到在角色游戏分享中,建筑师们有过争执但后续仍一起游戏,由此借助绘本《朋友越多越好》设计了“朋友”主题的社会活动,引导幼儿大胆分享对“朋友”的理解并清晰表达交友方法。议课小组现场讨论并交流。议课一组认为活动亮点在于理论学习环节,建议教师关注生活,省去前期幼儿讨论,聚焦共同话题,增加幼幼对话与辩论。议课二组指出老师通过绘本激发幼儿思考交友方法,但两个问题回答相似,绘本选择需斟酌,可讨论最好的朋友来区分好友与普通朋友。丁雅雯老师肯定了理论学习的新方式,认为应明确研究主题,利用游戏分享引入交友方式,设计具体活动。张雪老师建议更好地呈现文献综述,题目可改为“应用儿哲对话模式,提升大班对话活动”,梳理大班游戏问题形成话题库和资源,关注儿哲对话模式能否解决所有问题,活动中要体现幼儿游戏情境,激发思辨性和冲突性,设置具体情境激发批判性思维,让绘本和对话的关系更递进并回归幼儿真实生活。
此次中期汇报明确了后续活动应围绕儿哲对话展开,在幼儿游戏分享基础上,继续挖掘相关话题以提升社会交往能力,继续以特定基本路径丰富其内容、形式和策略等。活动取得的主要物化成果包括中期汇报、理论文献、观察量表、课例研究课录像等。该课题研究为游戏分享中的儿童哲学教育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望进一步推动幼儿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