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儿童哲学对话教学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的应用,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直塘幼儿园于2024年6月7日,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研活动。此次活动围绕儿童哲学对话模式下幼儿语言活动的设计与优化展开,吸引了众多教师的积极参与。
活动伊始,主持人陈老师介绍了活动背景。她指出,在上一阶段的教研活动中,教师们通过对《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在儿童哲学活动中的实践研究》的理论学习,对儿童哲学活动的特点和对话式教学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们梳理并优化了教学活动量表中的相关指标,为本次教研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次教研旨在结合观察量表设计儿童哲学对话模式下的幼儿语言活动,并通过观察与研讨,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在共同优化活动方案环节,韩晓彤老师首先分享了结合自己所带年龄段设计的儿童哲学对话模式下的幼儿语言活动教案,详细介绍了其教学思路和设计亮点。随后,全体教师围绕谈话主题、目标预设、问题预设以及如何追问等关键要素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和优化方向,经过深入研讨,最终确定了完善后的活动教案。接着,教师们共同观摩了大2班韩晓彤老师组织的儿童哲学对话活动。在观摩过程中,教师们认真观察,记录下每个教学细节和幼儿的表现。观摩结束后,韩晓彤老师首先分享了自己开展活动的感受、困惑及遇到的问题,如在回应幼儿问题和总结幼儿话语方面存在不足,在引导幼儿平衡不同观点时遇到困难等。针对这些问题,其他教师纷纷建言献策。杨老师建议将问题回抛给幼儿,让他们继续思考,并指出语言活动动静需结合,在欣赏散文时教师可坐下来念,让幼儿更好地感受。关于引导幼儿对不同观点的理解,杨老师还提出韩老师展示的照片倾向性较单一,可增加运动类的照片,以拓宽幼儿的思维。针对活动中遗漏的环节,陈老师和李老师认为可以顺着孩子的话进行引导,帮助孩子概括,引出关键概念,并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讨论精神和实物何时重要。同时,大家一致强调要先帮助幼儿理解“物质”“精神”这两个核心词语,这是活动的关键。
此次教研活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与学习平台。教师们在活动中深入探讨、积极反思,不仅解决了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也为今后儿童哲学对话模式下幼儿语言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相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直塘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将不断提升,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