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外出学习分享 周:请3.3去锦绣新城参观的晓叶老师和英姿老师分享。 陆:班级的柜面展示比较好,他们的柜面展示是有主题的,有点像我们做的沙盘,很完整不零散。在他们的每个作品上都会注明时间、姓名、班级。我们班的小朋友玩太空泥时,发现有的能做整体,有的做的比较零散,也可以引导幼儿做一个有情境性的作品,参考图片,提供引导。 周:他们的自然材料很多,包括硬纸板的绘画,树叶树枝花朵。 陆:他们墙面展示的不仅是课程,还有孩子思辨的关于话题的讨论,关于大树、性别,可能没准确的答案,但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想法。 蒋:园所将绘本融入环境,有很多的绘本的内容,随处都有投放的绘本,和主题相符,比如进门的是春天的画展,他们的颜色搭配也很有特点,他们做的课程展板也是没有特别鲜亮的颜色,但看起来很有格调。我认为他们课程纸上用了很多的撕贴的方法,像他们展示的展板上注重幼儿的表征,将幼儿表征进行裁剪再贴上,有教师的思考。还有一面关于绘本的墙,都是幼儿画的关于园所文化的内容,一进去就能感受到园所文化与绘本的关系,就连楼梯都投放了很多的绘本。 周:班级里的区域呢? 蒋:区域里也都有绘本。 陆:班级图书的投放了一整个系列的书。 周:他们对图书的研究和资源的整理很深入。书籍数量都很多,都有教师的思考,都是和主题有关的书,拓展各方面的经验,数学区、建构区等等。 蒋:方式多样化,吊饰也有。他们呈现小课程的方式也很多,有的做成了小书,我还关注到建构区,外面的柜面上也放了幼儿记录自己作品的小书。 周:这些材料我们也有,可以像他们学习。 陆:我感觉大二班非常统一,不论是从教师教态,还是教师环境,还是音乐,他们班级的孩子都是非常专注的,这是需要长时间的培养的。 周:他们的材料投放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喜欢去探究,所以他们都能够很专注,尽管老师很多,他们还是很安静的在做自己的事情。他们的班本课程也很深入。 蒋:园所环境对幼儿审美环境是有帮助的,颜色搭配有思考,所以他们呈现出来的幼儿作品都是非常不错的。 周:教师多学习、多反思,一步步改变,像优秀的同行学习。 陆:粘土的粘合,他们用牙签进行组合。 周:空间立体的建构,也有用牙签和胡萝卜丁做平衡的游戏,大班可以试一试,关于力方面的。 蒋:他们建构区的作品还有墙面上的,也提供了展示作品的空间,塑料积木、磁力片、纸盒等。 周:孩子的每个作品都很爱惜,很丰富。我们也要思考如何保留幼儿的作品,包括益智区孩子搭的创意作品,给她们一个作品的名称,让他们知道老师对我的作品非常关注,让他有一种对自己作品的自豪感。 蒋:他们外面展示的家长园地,是让孩子参与一起设计的。 周:我们的家长园地也在改变,我们也要学习他们。没去参观的老师也来讲一讲自己的启发吧。 朱:我看到他们的椅子上会有袋子可以装图书,可以让教师很直观的看到孩子在阅读什么,有针对性的进行交谈,深入了解沟通绘本,放袋子也帮助幼儿完整的阅读绘本。 周:小班幼儿的图书袋也都是放的适合年龄段的图书,他们的凳子是不固定的,可以保证图书的流动,也可以保证对一本书持续深入的阅读。 王:我看了图片以后,可以看到他们美工区艺术创想的作品呈现和收纳都是比较整齐的,材料的使用率高,展示的布置也非常美观,自然材料的用途很广泛,融入到环境的方方面面,科探区的对于颜色的讨论也用到了自然材料,他们的自然材料用的很好。 周:自然材料多,会整理,孩子的使用也多。建议大家少用超轻粘土,多用自然材料。 周:3月6日双凤幼儿园课题活动学习分享。 卿:三个板块,先是介绍他们的课题,然后是其中一位老师介绍的关于小鸡的课程,最后是春耕节的开幕式活动,家长也有参与。前面的课题,园长结合ppt讲了架构、已有的成果,感觉他们的思路非常清晰,前期的准备很好,但难度在于涉猎的范围太广。一位园长表示自己的课题是种植,就深入研究种植。建议可以有某几点进行深入的研究,适当放掉一些。还有春耕节的现场,有幼儿舞龙、酒酿圆子、包青团、插画等等,是幼儿全程积极的参与,孩子的兴趣很高,每一个小板块都会有老师或家长志愿者帮助完成,有几个定点的孩子会邀请老师品尝或是活动,氛围很好。 周:12个班级全部参与,插花非常漂亮。 ㈡上学期课题活动回顾 周:结合课题学期汇报表,回顾上学期的研究情况及成果。各班开展鱼之乐实践,形成了6个文本。张丹老师看了之后进行了表扬。以及14篇论文获奖。形成了课程评价方案。小社团活动继续开展、资源库的构建不够深入。 ㈢审议课题组成员分工的课题材料 周:课题组成员的材料分工表,结合自己梳理的内容,向大家做汇报。 陆:以需求为导向,结合三原则,写了如何结合原则来建立立体化资源库,第一部分是资源库的开发,了解了现状和幼儿的需求,在这一阶段里整理了园内的资源,还形成了资源地图,把这些零散的资源进行了整合,第二部分我进行了资源的确认,幼儿也可以成为资源收集的参与者,激发幼儿与资源的连结,多层次的收集,资源多形式呈现,课程实施后还形成了课程故事,第三部分说了这些资源投入使用后资源的动态更新,说到了如何管理资源,实时更新电子资源库,第四部分加强利用促进发展。 周:“多媒介”在论文中没有写到,变成“多主体”。摘要的内容需要改一下。 沈:班本课程的一般范式。结合《幼儿园班本课程》一书,有些语言还要再调整,强调注重课程的生活化,一般范式分为缘起、幼儿发展状况的调查、课程网络图和关键经验脉络图,包括幼儿兴趣、面临的问题、材料、教师的支架作用(信息性、概念性、策略性)、课程行进、课程评价(幼儿、家长、教师)五个部分。 周:加入鱼之乐内容,口语化的内容改一下。 蒋:小社团一般范式,第一部分介绍了概况和背景,第二部分完善与发展,第三部分活动组织策略,第四部分实施和管理的在思考,附上了社团活动安排等文件。 周:缺少社团的章程,我们的社团都是凑着教师空的时间去开展,应该要在规范点,固定时间。 周:项目课程的一般范式,需要结合比较好的项目课程例子具体阐述。 王:预设的网络图可以用例子放在里面。 蒋:体现泰然自得理念。 ㈣收集课题组聘请专家的指导意见 周:本学期将聘请严乃超老师指导课题活动,协商一下具体需要严老师指导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