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和预防甲流
甲流来了,这些防护要知道!
每年春季是甲流的高发季节,最近一些地方出现了散发病例。什么是甲流?有什么特点?甲流与普通感冒有何不同?如何治疗和预防?幼儿需要注意什么?
甲流与普通感冒有何不同?
认识什么是甲流
“甲流"是甲型流感的简称,是由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流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甲流主要症状:
发烧、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周身不适,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也有一部分感染者会出现鼻咽喉肿痛、流鼻涕,个别感染者还会出现肠胃型感染,表现为上吐下泻;严重的可能会出现病毒性肺炎。
甲流与普通感冒有何不同?
两者区别:
甲流属于感染甲型流感病毒,传染性更强。感冒是由其他一些病毒,比如鼻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感染引起,传染性小。
症状区别:
甲流的症状更重,病程长。
感冒症状总体比较轻,病程更短,三五天就能好。
治疗方法:
从治疗方法看,治疗甲流可以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感冒一般不需要抗病毒治疗,对症治疗,多喝水,注意休息就可以康复。
预后和并发症:
从预后和并发症来看,甲流危害性较大,如出现肺炎、诱发基础病加重、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等,而感冒不会出现并发症。
感染甲流,以下情况需要就医
如果幼儿发烧体温超过38.5℃,全身症状比较严重,比如发热、浑身酸痛和难受,甚至出现咳嗽、气短等情况,应该及时就医。
如何治疗和预防?
1
得了流感应该如何治疗?
居家治疗:
一般患者在出现症状后,建议居家休息,保持房间通风。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应当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以避免传染。
及时就诊:
治疗重点是缓解发烧、咳嗽等流感样症状,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一旦出现持续高热,伴有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神志改变、严重呕吐与腹泻等重症倾向,应及时就诊。
幼儿人群:
5岁以下儿童更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应尽快就医、尽早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使用抗生素和激素对流感病毒无效。
2
如何预防流感?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1、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2、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3、遵守咳嗽时的礼仪;
4、出现流感症状应当注意休息;
5、前往公共场所或就医过程中需戴口罩。
此外,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可在流感流行高峰前1至2个月接种流感疫苗,同时流行季在疫苗可及的情况下也可接种。
预防甲流,我们这样做!
1.及时发现和规范管理病例做好幼儿健康管理,严格落实晨(午)检和因病缺勤登记查因等工作。一旦发现发烧、腹泻等症状幼儿,及时就医并隔离管理。发现病例异常增多时,立即向所属疾控机构及相关行政部门报告。
2.做好环境清洁消毒对园区公共场所(如教室、食堂、卫生间等) 定期清洁与通风,对重点部位(如门把手、楼梯扶手、水龙头、上下床扶手等)进行定期清洁与消毒。每两周被褥拿回家清洗、晒被。
3.开展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方式向家长进行关于甲流防控知识的宣传。班级内加强健康教育,让幼儿养成戴口罩、勤洗手、喝开水的良好卫生习惯。
幼儿园的幼儿,经常处于人员集中的环境中,更容易感染甲流,建议接种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最经济、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每年秋季是接种疫苗最佳时期。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儿童是甲流的易感人群,应该积极接种疫苗预防感染。
健康呵护,从心开始